楼主: 周百五
4755 45

现实社会主义的工人积极性问题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3粉丝

学科带头人

3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3310 个
通用积分
2.0812
学术水平
530 点
热心指数
516 点
信用等级
512 点
经验
44272 点
帖子
2669
精华
1
在线时间
6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
最后登录
2015-6-2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里不是理论探讨社会主义下工人是否会有劳动积极性,而是叙述前计划经济国家的工人在劳动积极性方面的表现。

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都是大公无私先国家后集体后个人的价值观。代表这种价值观的人物符号,在苏联最典型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在中国是雷锋。

但这种官方意识形态在民间是否被认可呢?苏联早期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但中国的文革期间,确实在年轻人中这种价值观被广泛接受。这可以从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看到:年轻人满怀理想上山下乡忘我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不是装出来的。但是文革前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无论苏联还是中国或其他国家,在晚期的时候,这种价值观都绝对地失去的群众基础。在中国,整个70年代的群众价值观都是反这种官方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在:

1,雷锋似的大公无私的人物在基层绝对没有人缘,人们觉得这样的人假正经,并孤立这样的人。本人经历过70年代,对这种现象有清晰记忆。那些积极要求进步的人,除非已经爬到一定位置,否则一定会被大多数人冷落。这在工厂与学校都不例外。但学校里这种价值观还是略有市场。
2,全民的腐败现象。啤酒厂的工人偷啤酒,铅笔厂的工人偷木板回家做地板,饼干厂工人偷饼干。更不要说领导层面各种花样玩法了。

无论苏联还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前计划经济国家晚期都出现了民间这种反官方价值观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除了文革初期,这种大公无私价值观在民间普遍存在外,似乎也证明不了文革前的中国,在民间也有这种价值观。最明显一个例子是雷锋,他被周围同事称为傻子。作为东北人,我知道东北人的语言习惯绝对不会用傻子这么文雅的词汇,一定是用极度贬义的傻子来称呼的。这好像说明,在当时,这种大公无私的价值观也不被民间认可。

最奇怪的问题是,这种大公无私的价值观,在公有制下被民间广泛抛弃不认可。可是在私有制情况下,虽然同样极少有人做到无私,可是任何无私的人都会广泛获得好的人缘并获得好评。无论是邻里相处,还是企业家慈善,还是穷人献出自己少有的财务助人为乐,都被广泛赞誉。

这是为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 性问题 积极性 劳动积极性 现实 工人 社会主义 积极性

回帖推荐

赤色飞蛾 发表于42楼  查看完整内容

错误!你什么时候与你隔壁邻居是一家的? 为啥会说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这能说是一家?亏你想的出来! 真是糊涂啊。 [/quote] 一家子支系繁衍,皇帝都有两门子穷亲戚。中国古代的封建田庄,依靠的就是宗族关系 [/quote] 天下一家的社会大家都是亲人,你说的那些东西都是家庭的社会的东西,天下一家的社会是无家庭的,所以才是天下一家的。 [/quote] 中国古代帝王,就相当于中国人的总“族长”,是国家这个家的大家长。 ...

王志成2010 发表于3楼  查看完整内容

这是一个问题? 我的理解是:每个人都积极工作,或者说奉献,比如每个月没人都多生产了10元的东西,去掉国家积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增加收入(比如为5元)。 可问题在于,基于平均分配的社会主义制度,假设有些人不那么积极工作,势必会少生产一些东西,比如只多生产5元的东西,平均之后,这些少生产的人很可能未必能很明显的减少其增加的收入(比如为4.9元)。这也等于: 多生产10元的人,多得4.9元; 多生产5元的人 ...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20 + 1 + 1 + 1 好的意见建议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周百五 发表于 2011-1-29 08:08: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前计划经济国家的官方主流价值观—大公无私—从来没有被民间广泛认可。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却几百年来在民间从未动摇过,这说明了什么?

使用道具

藤椅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1-29 08:17: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一个问题?

我的理解是:每个人都积极工作,或者说奉献,比如每个月没人都多生产了10元的东西,去掉国家积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增加收入(比如为5元)。

可问题在于,基于平均分配的社会主义制度,假设有些人不那么积极工作,势必会少生产一些东西,比如只多生产5元的东西,平均之后,这些少生产的人很可能未必能很明显的减少其增加的收入(比如为4.9元)。这也等于:
多生产10元的人,多得4.9元;
多生产5元的人,也多得4.9元。
由此不难发现,这可以投机。

但是,就像合成谬误一样,如果多数人都这么干,那就不可能都增加收入了。为此只有不断率先负向选择,通过减少工作量而获得原有的工资,这还是合算。
长久下去,结果就是生产和分配体制崩溃必然崩溃。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10 + 10 + 1 + 1 + 1 理所当然!

总评分: 经验 + 1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周百五 发表于 2011-1-29 08:43: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1-29 08:17
这是一个问题?

我的理解是:每个人都积极工作,或者说奉献,比如每个月没人都多生产了10元的东西,去掉国家积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增加收入(比如为5元)。

可问题在于,基于平均分配的社会主义制度,假设有些人不那么积极工作,势必会少生产一些东西,比如只多生产5元的东西,平均之后,这些少生产的人很可能未必能很明显的减少其增加的收入(比如为4.9元)。这也等于:
多生产10元的人,多得4.9元;
多生产5元的人,也多得4.9元。
由此不难发现,这可以投机。

但是,就像合成谬误一样,如果多数人都这么干,那就不可能都增加收入了。为此只有不断率先负向选择,通过减少工作量而获得原有的工资,这还是合算。
长久下去,结果就是生产和分配体制崩溃必然崩溃
----------------------------------------------------------------------------------------------------
其实我帖子的标题与所谈内容不完全符合。我谈的其实不是劳动积极性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但你的解释很有意思,这好像涉及人类的能源消耗的本能反应。

为什么后期民众这么反感**这种大公无私的价值观呢?

使用道具

报纸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1-29 08:50: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都说人是自私的,其实真正反映的是:贡献与所得要相当。
这就是普遍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价值观。

使用道具

地板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1-29 08:54: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百五 发表于 2011-1-29 08:04
。。。但中国的文革期间,确实在年轻人中这种价值观被广泛接受。这可以从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看到:年轻人满怀理想上山下乡忘我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不是装出来的。但是文革前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算了吧,我就是知青。有几个满怀理想上山下乡忘我无私的年轻人,够条件的毕业生,谁敢不下乡。在我们青年点里,50多个人,根本就没有人接受雷锋精神,表现积极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并且还是装出来的。都是为了回城提前做准备。没有一个人主动让出回城指标。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10 + 10 + 1 + 1 + 1 实话实说!

总评分: 经验 + 1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价值由货币单位计量,并且由配第的自然价格演变为斯密的自然价格。历史上,商品的价值共经历4代。

使用道具

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1-29 08:58: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赤色飞蛾认为“公有制下工人没有积极性是强盗逻辑”,解释的很没道理,也没论证这种积极性为什么最后都消退了而不能持久。

使用道具

8
来者可追 发表于 2011-1-29 09:12: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1-29 08:54
没有一个人主动让出回城指标。
说的好。你这一句话是对中国马经道德派的致命一击,因为他们很多人就是那个年代中的高干子弟,吃香喝辣,但是幻想着底层老百姓会“大公无私”地为他们的理想国卖命。

比如本吧的一些马经道德派,嘴上喊着马克思主义道德,一旦你让他们与穷人均分财富,他们立即闭嘴了,或者厚着脸皮狡辩道:“马克思并没有让我与穷人均分财富”。人性的卑劣,可见一斑。

使用道具

9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1-29 09:14: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1-29 08:50
都说人是自私的,其实真正反映的是:贡献与所得要相当。
这就是普遍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价值观。
  完全正确,贡献与所得要相当。这就是由自私的心里引申出来的规律。问题是贡献无法计量,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自己或别人的贡献与所得是相当的。
价值由货币单位计量,并且由配第的自然价格演变为斯密的自然价格。历史上,商品的价值共经历4代。

使用道具

1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1-29 09:21: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1-29 09:1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1-1-29 08:50
都说人是自私的,其实真正反映的是:贡献与所得要相当。
这就是普遍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价值观。
  完全正确,贡献与所得要相当。这就是由自私的心里引申出来的规律。问题是贡献无法计量,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自己或别人的贡献与所得是相当的。
在经济学范围,贡献就是一个人在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产品吧。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9 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