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eabai
6956 15

[行为经济学] 贴现因子、偏好和行为经济学 [推广有奖]

  • 0关注
  • 8粉丝

贵宾

南波

院士

7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6
论坛币
97234 个
通用积分
63.9945
学术水平
22 点
热心指数
35 点
信用等级
20 点
经验
23743 点
帖子
2199
精华
3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27
最后登录
2023-6-26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3442.rar (354.95 KB) 本附件包括:
  • 贴现因子、偏好和行为经济学.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贴现因子 行为经济 经济学 贴现 偏好 行为经济学

李志刚: leabai@126.com
沙发
闲人 发表于 2004-11-20 08: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这个李白,不好好饮酒作诗,把这样一个文章贴俺家,这不打俺的脸嘛。早在本版国内外研究差距贴就已经对该文有评论。现在再次把评论部分贴出。具体内容请在本版寻看该贴。

注明:以下第一篇指国外的相关文献,第二篇指龚六堂的文献

这是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写的同样主题的文章,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大多数文献应该类似或一致。

在第一篇文献中,作者们从回顾跨期选择和贴现因子的理论渊源出发,从理论模型和经验测度两方面进行乐综述和讨论,不仅在讨论上非常细致,而且视野开阔,能够融入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这样读者看后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也就是说,一篇好的综述性文章应该是能够知道读者进一步研究的。

在第二篇文章中,龚六堂明确说明是“讨论了在行为经济学中影响人们跨时选择的重要因素—贴现因子—的最新进展和他们经济学和金融中的主要应用,给出了目前关于改变贴现因子的模型”。 从整个文章看,综述为主,拿来比较应该不过分。而且这篇文献曾在天则宣读。

对比两篇文献,后者关注的是贴现因子的外生和内生的讨论文献的总结,并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但龚的综述明显不足在于:1,对理论脉络的把握几乎没有,更多的是数学模型技巧的陈述,而且缺乏一致的模型统一分析,应该还是国内流行的综述模式——板块结构和拚图写法。

2、文章几乎没有给出内生贴现因子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发展,这一点比给出的国外文献相差甚远。

3、文章也没有给出公式和图形的经济学含义。

4、更重要的是他的文章在一些地方没有规范的引用,比如给出的图形没有表明来自何处。不知这些图形是自己画的,还是引自他人的文章。

另外,他的文章也没有引用类似弗里德里克等人的综述文章,尽管后者对行为经济学中跨期选择的综述非常重要。特别是对贴现因子的理论追溯(文章开头)和弗里德里克等人的文章的材料一致,比如关于苏格兰经济学家John Rae的看法,不管龚是否读过这些古典文献,弗里德里克等人的文献写得更早,应该提及相关的研究的。

总的来说,龚的文献是国内较早介绍跨期贴现因子的经济学处理的,但从这两篇文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和国外在把握经济学文献以及规范研究方面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国内的文献缺乏经济学思想,更关注处理的技术方法,忽略了其经济意义,就象没有大脑的机器。

建议:1、国内做综述文章一定要尽可能引用国外相关的权威的综述文献,以弥补自身知识缺乏的局限,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相关的研究进展。而不能以和主题不相干为由舍弃或故意不用。

2、国内做综述文章一定要尽可能说明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外文献中相关模型的经济含义,而不是技术或技巧。否则对国内相关主题的研究没有一点参考价值。

面对渐渐忘却历史的人们,我一直尽力呼喊!

使用道具

藤椅
闲人 发表于 2004-11-20 08: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预告:

龚六堂还写过一些唬人的经济周期的文章,俺将把其文章和俺们陈大牛的文章做对比分析,看看数学的神话如何破灭

面对渐渐忘却历史的人们,我一直尽力呼喊!

使用道具

板凳
nie 发表于 2004-11-21 11: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哦?我听说龚六堂和陈昆亭做的RBC理论在国内很是不错啊,龚教授都快成全才了,你小心人家拿板砖砸你啊。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报纸
midi51 发表于 2004-11-22 19: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楼的话具体是什么意思?? 愿闻其详。 既然已然判断其为唬人,那么写一篇严格的学术批评文章实属必要,方法有什么不当?数据有什么不合适? 这些都一一指出来,对原文的作者和所有的读者才是一个交代。

至于“看看数学的神话如何破灭”这样的话就更是让人不明白了,首先对什么是“数学的神话”大家很难有统一的认识————再进一步说,就算有所谓的“神话破灭”,那也至多是在某些人心中的破灭。 这就好比是 MARK BLAUG把德布鲁的《THEORY OF VALUE》评介为现代经济文献中“最没有意义的”作品,但是几乎所有严肃的经济学家都不会那么认为。

用RBC方法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文章最早从什么时候出现?有谁考证过吗? 2000年以后至少有2篇很好的硕士论文使用RBC方法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使用道具

地板
闲人 发表于 2004-11-22 21:1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有感而发,鉴于龚等已有的批评而说的,并不是所谓具体论文的学术讨论。龚等曾公开说NIE算不上规范的经济学,对国内的研究颇为不懈,似乎只有他自己的论文才是正宗。俺要贴出的论文是给出一个回答,无论和国外的研究相比,还是和国内同类研究相比,龚的很多论文不过尔尔。

学术需要争论,但不需要打击。龚的学术有目共睹,俺还不至于贬低他。但在cent上却只有盲从,而且武断的维护,这却是不利学术争论的

看者自有论断,无需俺多说了

面对渐渐忘却历史的人们,我一直尽力呼喊!

使用道具

7
nie 发表于 2004-11-22 23: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midi51在2004-11-22 19:07:47的发言:

用RBC方法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文章最早从什么时候出现?有谁考证过吗? 2000年以后至少有2篇很好的硕士论文使用RBC方法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俺不是研究RBC的,但是知道国内已经有人在做这个。包括:卜永祥等,2002,《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世界经济》2002年;黄险峰,2003,《真是经济周期理论》,人大出版社。陈昆亭、龚六堂等人的文章是2004年在《世界经济》上发表的,比他们早的人应该不少。

硕士论文做的应该不少,俺硕士同学就有做的。比较搞笑的一件事是,当诺奖宣布后,第二天用特快专递寄到《经济学动态》的RBC文章就有十几篇!中国人跟风的本事,真的让我佩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2 23:51:43编辑过]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8
东周门徒 发表于 2004-11-22 23: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特快专递??!!

还是很下本钱的嘛.

会当击水三千尺!

使用道具

9
midi51 发表于 2004-11-22 23: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俺要贴出的论文是给出一个回答,无论和国外的研究相比,还是和国内同类研究相比,龚的很多论文不过尔尔。”

————————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评论关乎学术争论。 为了证明龚不过尔尔,可以拿2篇综述仔细的评论一番。 可国内有那么多的综述,到底有几篇理出了什么旁人没有理过的脉络??? 是不是也拿《金融经济学手册》的综述和国内的那些一一比较一番??

龚六堂说NIE不算是规范的经济学有什么要紧————至少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看法。SUMMERS认为RBC是RUBBISH,PRESCOOT认为MENU COST 是NONSENSE,萝卜青菜而已吧。。。况且NIE是个大筐子,对科斯和诺思不以为然的人可能非常欣赏OLIVER HART 、SANDY GROSSMAN。。。等人的工作。 而且NIE在中国是“显学”啊!。。。呵呵

有人说龚六堂的文章(包括其在JMCB、JEDC上的文章)只有技术、没有思想。OK,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要问你的是——————你说的国内那些思想深刻的文章是发在AER上了??还是发在QJE上了??

另外一方面声称“并不是所谓具体论文的学术讨论”,又说“龚六堂还写过一些唬人的经济周期的文章”。。。。就是一件很令人费解的事情。 在我看来,没有对具体文章的方法、数据、结论做具体的质疑,却又声明其为“唬人”,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情。

在CCER的一个论坛,有人也评论说邹恒甫的文章“不过尔尔”。 但DELL(一个就读于美国一流高校并即将在LEAD JOURNAL上发表文章的学生)回帖如下,值得一看:

者:dell  发表时间:2004年10月12日 23:37


大家把自己的眼光都放低些吧,确切得说把自己放低些。批判别人总是很容易的,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痛的。 邹恒甫的学问如何,大概做学生不够资格去评论,不然国外给tenure的时候, 就让学生们给老师投票就是了。 30年后, 或许大家都会忘掉RBC,甚至忘掉理性预期, 但是Prescott跟Lucas 一定不会被遗忘的。Sargent 和 Robert King,那个时候记得的人应该不多了,这也不妨碍他们成我们心中的英雄。 如果你动手写过一篇文章,就会觉得邹老师还是蛮牛的。

————————————————

使用道具

10
midi51 发表于 2004-11-22 23: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nie在2004-11-22 23:04:41的发言:

俺不是研究RBC的,但是知道国内已经有人在做这个。包括:卜永祥等,2002,《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世界经济》2002年;黄险峰,2003,《真是经济周期理论》,人大出版社。

可能,陈昆亭、龚六堂等人在技术上有比较优势吧,据说他们2004年在《世界经济》上的文章还不错。

硕士论文做的应该不少,俺硕士同学就有做的。比较搞笑的一件事是,当诺奖宣布后,第二天用特快专递寄到《经济学动态》的RBC文章就有十几篇!中国人跟风的本事,真的让我佩服。

呵呵,聂斑竹说的事我到是猜中了。当天晚上诺奖颁布后,大家就笑谈————翻译家们要连夜行动了。我当时说几天内《经济学动态》至少会接到几十篇综述文章。

估计每年都是如此吧,呵呵。。。。。。

黄险峰,2003,《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是其博士论文,简单翻了一下,全是综述。

硕士论文也许写的不少吧,但大部分可能如黄险峰那样,只是对成熟文献的介绍。象夏春的《生产能力利用与中国经济波动》那样优秀的实证RBC论文还是很少的。

清华大学的龚刚教授对RBC很有研究。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