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理论经济学
21036 126

[投稿经验与疑问] 陈军昌的博士论文出来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9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21 点
帖子
29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4-1-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非线性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创新)分析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英文题名】Analysis on the Non-linear Industrial or Economic System
【副题名】内含政务专业化的分工形式化研究视角
Formalization' Research Aspect about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cluding Government Affair' Specialization
【作者】[url=]陈军昌[/url];
【导师】[url=]何维达[/url];
【学位授予单位】[url=]江西财经大学[/url];
【学科专业名称】产业经济学
【学位年度】2009
【论文级别】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江西财经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9-11-04
【关键词】分工; 政务专业化; 非线性; 有机经济系统; 计算机模拟; 超边际分析;
【英文关键词】Division of Labour; government affair'specialization; non—linear; economic system; Computer simulation; inframarginal;
【中文摘要】经济学发展到现在,对于研究纯粹理论的学者来说,都要求他们具备极高的科学素养(那些不将经济学视为科学的学者除外)。所以,那些仍旧认为地震可以短期精确预测的学者,显然对于快速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非线性科学不太了解,也就不明白“如何处理整个人类社会有机性或非线性”问题。 一百多年前的学者也看到了社会系统的有机性或非线性问题(例如:马克思、马歇尔等等),但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处理不了这个问题。 20世纪的科学技术和数学工具的发展使得处理非线性问题出现了曙光。至少在两个方面能够撬开非线性世界的一点端倪。一个方面是非线性规划的发展使得最优规划理论进入经济学(直接导致杨小凯使用超边际分析解决分工问题:创立新兴古典经济学),另一方面是非线性动态科学本身的高速发展(导致混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等的进展)。 非线性这个问题也许难以短期彻底解决,但是一定会不断进展。 本文预言:在不久的未来,计算机技术将会借助非线性问题的进展彻底占据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这项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用于经验数据的回归预测,而将成为主流形式化逻辑。 本文作者甚至计划在将来使用纯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化逻辑写作一篇经济学论文。...
【英文摘要】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requires scholars who study pure economic theory a high scientific attainment.As a result,those who still believe that earthquake can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in short time doesn't really know much about nonlinear science,thus feeling confused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organic or nonlinear problems in human society." Scholars of a century ago,such as Karl Marx and Michelle,have already noticed the organic or nonlinear problems,which could not be handled with con...
【DOI】CNKI:CDMD:1.2009.219831
【更新日期】2009-12-02


一共622页,每页5毛钱,请问有谁看了没?论文写的怎么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博士论文 陈军昌 Development GOVERNMENT attainment 博士论文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newfei188 + 1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论坛币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heguoxinaaa 发表于 2010-4-10 19:09: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目录
序 7-10
摘要 10-18
Abstract 18-26
1. 绪论 33-73
    1.1 选题的起因和意义 34-38
    1.2 相关文献评述 38-66
        1.2.1 分工、专业化研究述评 38-49
        1.2.2 产业演化研究评述 49-61
            1.2.2.1 传统视角的产业演化研究评述 49-54
            1.2.2.2 分工、专业化视角的产业研究评述 54-61
        1.2.3 杨小凯理论专题评述 61-66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框架设计、待研究的点 66-73
        1.3.1 思路与分析框架 66-68
        1.3.2 几个需要验证或研究的点 68-73
2 建立分工(专业化)分析框架的方法 73-119
    2.1 经济研究方法论的理论简述及评论 74-97
        2.1.1 经济分析方法的简要疏理:经济学200年 74-96
            2.1.1.1 看待世界的“视角”差异 74-77
            2.1.1.2 与非经济学理论交叉影响 77-80
            2.1.1.3 分析和预测的精确尺度 80-85
            2.1.1.4 形式化 85-89
            2.1.1.5 争议和矛盾 89-96
        2.1.2 方法论评述小结 96-97
    2.2 分工、专业化视角的产业分析框架的改进 97-117
        2.2.1 交叉学科或技术 97-115
            2.2.1.1 近代新兴学科的渗入 97-110
            2.2.1.2 计算机技术 110-112
            2.2.1.3 综合性小结 112-115
        2.2.2 如何形式化分析有机系统 115-117
    2.3 本章小结 117-119
3. 产业分析框架第一步:静态分析 119-263
    3.1 相关研究评述及本章研究的前提设定 120-134
        3.1.1 非新兴古典 120-124
        3.1.2 新兴古典 124-129
        3.1.3 综述小结及本章研究的前期设定 129-134
    3.2 静态形式化的基本模式推导 134-169
        3.2.1 决策比较静态分析 134-146
            3.2.1.1 两产品 135-145
            3.2.1.2 单产品 145-146
        3.2.2 一般均衡比较静态分析及福利影响分析 146-169
            3.2.2.1 角点均衡 147-163
            3.2.2.2 一般均衡及社会福利 163-169
    3.3 静态形式化基本模式的应用:建立经济或产业分析框架 169-250
        3.3.1 内含政务专业化的企业或一类迂回:产业的一种基础模式 171-213
            3.3.1.1 第一类迂回形式化分析:企业(产业的基本单位) 174-200
            3.3.1.2 第一类迂回形式化分析说明 200-213
        3.3.2 第二和三类迂回:产业的两种变化 213-246
            3.3.2.1 第二类迂回与新产品的产生 213-229
            3.3.2.2 第三类迂回 229-246
        3.3.3 综合:一个分析产业的静态形式化 246-250
    3.4 静态形式化之:一些问题和经典理论的解释 250-253
    3.5 小结和不足 253-263
4 产业分析框架第二步:动态分析 263-330
    4.1 动态数理形式化研究评述 270-299
        4.1.1 演化经济理论角度 270-273
        4.1.2 演化博弈理论角度 273-277
        4.1.3 进化生物学、陈平、超循环论的角度 277-288
        4.1.4 新兴古典的动态角度 288-290
        4.1.5 相关动态经济学(稳态)、动态产业演化研究简例(评述) 290-294
        4.1.6 小结及形式化有机社会系统的想法(改进动态) 294-299
    4.2 分工的动态形式化的基本模式推导(有机系统及数学描述) 299-325
        4.2.1 建立分工动态形式化的思路与要点 299-308
            4.2.1.1 假定 300-301
            4.2.1.2 针对静态缺陷和分工系统的动态改善要点 301-307
            4.2.1.3 设计思路(动态、分工、政务专业化及有机经济系统的形式化) 307-308
        4.2.2 建立动态(数理)形式化框架 308-325
            4.2.2.1 动态形式化框架一:创新出现(兼析人类的起源或第一个家庭) 309-314
            4.2.2.2 动态形式化框架二:分工系统的演化 314-325
    4.3 动态形式化基本模式的应用:解释一些现象和经典理论 325-327
    4.4 小结和不足 327-330
5 (数理)形式化应用及印证:几个实际产业或经济系统分析 330-404
    5.1 美国与日本的产业演化路径比较研究 331-361
        5.1.1 背景及已有理论的研究评述 331-343
        5.1.2 静态形式化的应用:重新形式化青木昌彦比较制度模型 343-360
            5.1.2.1 美国产业模式(HD-IE与IA-IE) 345-355
            5.1.2.2 日本产业模式(HD[IA(t)]—IA(t)与HD[IA(t)]—IE) 355-360
        5.1.3 美日产业模式研究小结 360-361
    5.2 中国模式:兼析改革以来中国的产业演化路径 361-398
        5.2.1 背景及已有理论的研究评述 362-372
            5.2.1.1 中国模式:历史中约5000年演化轨迹 362-367
            5.2.1.2 中国的产业路径情况及现有研究 367-372
        5.2.2 动态形式化的应用 372-398
            5.2.2.1 动态形式化推导:中国模式与可能的混沌 372-386
            5.2.2.2 形式化改革30年产业与分工演化(及中国模式的影响) 386-398
    5.3 本章小结 398-404
6. 产业分析框架第三步:分工度量及现实样本解析 404-429
    6.1 分工与专业化度量指标比较研究 405-411
        6.1.1 分工与专业化的界定及度量方法辨析 405-410
        6.1.2 分工与专业化度量指标设计 410-411
    6.2 现实样本的分工度量:江财西区快餐市场演化分析 411-427
        6.2.1 各企业比较度量分析 414-418
        6.2.2 单企业时间序列度量分析 418-427
    6.3 度量分析汇总说明、小结、不足和弥补(改进) 427-429
7. 产业分析框架第四步:计算机模拟 429-485
    7.1 相关理论综述及评价 431-444
        7.1.1 文献及评价 431-443
        7.1.2 本节小结及想法 443-444
    7.2 模拟分析 444-481
        7.2.1 江财西区快餐业演化模拟 446-457
            7.2.1.1 现实模拟一:市场竞争过程 446-449
            7.2.1.2 现实模拟二:分工、专业化视角的企业演化 449-457
        7.2.2 现实模拟三:南昌餐饮业演化模拟 457-481
    7.3 本章小结、不足及猜想:创建“现实模拟”或“模拟史学 Clio-simulatics” 481-485
8. 结论 485-494
    8.1 研究成果归纳及推论 485-490
        8.1.1 研究成果归纳 485-489
        8.1.2 推论 489-490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490-492
        8.2.1 不足 490-491
        8.2.2 展望 491-492
    8.3 结束语 492-494
9. 附录 494-607
    9.1 计算机程序(mathematica5.0编制) 494-549
        9.1.1 解析动态形式化的辅助程序 494-502
            9.1.1.1 中国模式 494-497
            9.1.1.2 自1978年以后的产业演化 497-502
        9.1.2 分工与产业演化模拟 502-549
            9.1.2.1 模拟一:市场竞争 502-504
            9.1.2.2 模拟二:企业分工与经营 504-506
            9.1.2.3 模拟三:南昌餐饮业 506-549
    9.2 概念及符号汇总 549-554
        9.2.1 概念 549-553
        9.2.2 符号及参数说明 553-554
    9.3 江财西区若干快餐店菜价单(复印件) 554-564
    9.4 江财西区各企业情况分析表(第一手数据分析、损益表) 564-577
    9.5 南昌市若干政策法规目录选编及制度环境改善例证 577-585
    9.6 国内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财务状况 585-589
    9.7 计算机模拟三详细科目及规则说明 589-607
10 参考文献(正文直接引用源) 607-616
11 致谢 616-619
12 后记 619-622

使用道具

藤椅
xppeking 发表于 2010-4-10 19:17: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半年前一直比较关注,不知道去没去澳洲,不过,黄有光和他的对话听说还是挺精彩的。

使用道具

板凳
1ounce 发表于 2010-4-10 19:26: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陈军昌是谁啊???

使用道具

报纸
梅雪 发表于 2010-4-10 19:27: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就是去年网上很火的那个,现在也销声匿迹了

使用道具

地板
heguoxinaaa 发表于 2010-4-10 20:00: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刚刚从网上转载过来的,转自http://www.720428.com/info_detail.php?InfoId=17133

【中文摘要】 经济学发展到现在,对于研究纯粹理论的学者来说,都要求他们具备极高的科学素养(那些不将经济学视为科学的学者除外)。所以,那些仍旧认为地震可以短期精确预测的学者,显然对于快速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非线性科学不太了解,也就不明白“如何处理整个人类社会有机性或非线性”问题。一百多年前的学者也看到了社会系统的有机性或非线性问题(例如:马克思、马歇尔等等),但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处理不了这个问题。20世纪的科学技术和数学工具的发展使得处理非线性问题出现了曙光。至少在两个方面能够撬开非线性世界的一点端倪。一个方面是非线性规划的发展使得最优规划理论进入经济学(直接导致杨小凯使用超边际分析解决分工问题:创立新兴古典经济学),另一方面是非线性动态科学本身的高速发展(导致混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等的进展)。非线性这个问题也许难以短期彻底解决,但是一定会不断进展。本文预言:在不久的未来,计算机技术将会借助非线性问题的进展彻底占据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这项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用于经验数据的回归预测,而将成为主流形式化逻辑。本文作者甚至计划在将来使用纯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化逻辑写作一篇经济学论文。基于本文强调形式化逻辑的理念,正文应...更多该是包括所有的数理推导和计算机程序,文字说明部分反而应该放入附件。但是全文框架较大,所以仍旧将一些数理推导放入附件,以便精简正文,方便读者理解。下面是本文主要内容摘要(本文征求意见稿件的字数总计约72万字,其中:正文约44万字,脚注和尾注约8万字,附录约20万字):(一)全文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二个部分是应用这个分析框架解释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创新)问题。本文最初源自于一个极其庞大的研究计划:建立一个基础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经济领域以及与经济领域有关的社会问题。这个计划的产生受到杨小凯的影响:他希望用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统一或融合所有的经济学理论。这个计划不可能在本文的研究篇幅内完成!本文仅仅是个最初的理论基石。体现在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建立一个“个人专业化—企业组织—产业结构—宏观经济”的形式化分析框架;将“瓦尔拉斯静态一般均衡”、“动态经济方法”和“计算机模拟现实”方法通过逐步放松假设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前后一致的研究方法体系(并计算现实样本的各项指标,包括分工程度)、研究经济域和政务域共同构成的系统……本文的研究领域涉及两个方向:分工(专业化)的作用、经济系统的有机性(或复杂性、或内部相关性、协同演化)。本文具体的研究核心点是:制度、分工(专业化)、产业(或市场)系统的协同演化或有机性(或非线性、混沌系统、超循环)。本文的形式化逻辑是通过分工、专业化的视角切入到经济系统来展开。产业或市场的演化是伴生过程本文的目的之一:建立一个分工、专业化视角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说明产业经济所有问题):本文的第二个目的是:从更接近现实的非线性和复杂性视角研究实际产业演化的规律。第二个目的与第一个目的构成一个硬币的两面,本质是一样的。理论的形式化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建立逻辑严密的分析框架,而且是为了分析现实,所以必须研究现实变化的真实路径,以求获得真实的逻辑:产业演化的规律研究是通过一个形式化框架进行推演,以求解释掩盖在现实表象浪花下的内在规律。本文的研究框架也将展现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演化过程,静态部分是确定性的牛顿物理的决定论范式,动态部分引入动态非线性和动态有机性,模拟部分体现计算机技术处理复杂性世界的优势。所有部分的逻辑将力求一致,形成一个前后承接的统一的分析框架(静态形式化,动态形式化,计算机模拟形式化,实际观察度量与验证)。全文的研究可以看作由两个相互印证的主架构成:主架一,分工视角的形式化范式;主架二,产业或市场演化的本质。全文的具体分析结构,除了文献评述和方法论的外,主要分析过程由: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度量和样本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四个部分构成。其中静态分析是最基础的部分,这个部分假设较强,远离现实,以简化现实为目的建立基本的形式化逻辑体系。静态分析的组成成分中,新兴古典框架占优势比例;动态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是分析框架中复杂的高层的部分,这个部分逐步放松假设,逐步接近现实。,模拟部分甚至以与现实一致为目的,建立在目前经济学理论界全新的形式化分析工具。度量和样本分析是个辅助工具,是为了从现实中发现新规律和验证纯理论的逻辑推导结果。本文的目的除了理论或方法创新外,也是为了研究分工视角的产业演化的深层原因。本文在文献综述后,提出了二十个相关的问题,包括:问题一,分工的演化是单向的加强?何以判断分工水平的变化?;问题二,市场交易效率的更快提高将可能导致分工在企业间更快发展,企业平均规模将减小?分工大量在企业间发展是否会导致产业集中度的减小?;问题三,平均企业规模和总人口有什么关系?如果劳动力资源过剩或者短缺,情况会怎么变化?“规模经济”这个理论真的可以被分工理论替代?分工理论展现的规模效应到底如何?;问题四,同一产业中,不同分工结构如何竞争?同一分工或产业链条的体系中企业如何竞争?不同分工或产业链条之间,企业存在什么样的竞争?;问题五:产业分工链条的加长或者产业分工网络的更加复杂是否都会导致经济规模的加大?;问题六,如何保持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假设又不妨碍竞争,这就是经济学理论中著名的马歇尔困境(Marshall Dilemma)。这个问题斯蒂格勒也给出了解释。是否有别的解释?;问题七:检验张永生的关于产业演化的论断:发展中的产业的特点是非垂直一体化,衰退产业的特点是垂直一体化;问题八:产业创新的源泉和方式是什么?;问题九:不同国家(美,日)的产业中分工结构或分工链的变化是否不同?;问题十,检验Jean Tirole的一个观点“成本差异对产业的影响”;问题十一,关于产业一体化问题;问题十二,重新检验斯蒂格勒对于Allyn Young的批评;问题十三,分工形式化理论和传统产业分析接轨:问题十四:检验斯密定理;问题十五,市场的本质是什么?;问题十六,制度与分工及产业演化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能否内生制度,建立一个数理分析框架。假如放在社会有机体的角度,如何体现制度与分工及产业的有机?;问题十七:专业化程度和交易成本的关系?;问题十八:政务域的分工(专业化)演化规律?;问题十九:企业何以产生,是否有其他解释?;问题二十:政府何以产生?所有问题将在本文对分析框架的研究中尝试解决。(二)在研究分析框架前,本文首先进行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研究主要进行了两项工作:归纳整理了经济学理论200多年的大致脉络;对于和经济学有关的近代新兴学科进行评述。这两项工作是为了本章后面建立一个分工研究框架服务的。对于经济学理论,本文强调:观察视角、相干性、度量尺度、假设前提、形式化、交叉学科和工具等等作用。方法论研究中把包含政务专业化的分工系统当作一个有机系统进行研究,并初步设计一个研究有机系统的指导原则。方法论研究确定了论文全文的方法是:坚持数理形式化和文字逻辑的结合,并且加入计算机逻辑的形式化研究。研究会从静态开始,到动态,到计算机程序模拟。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放松假设的过程。静态分析的最大局限在于时间(优点在于便于得到解析解)、动态分析的最大局限在于非线性动态方程很难得到解析解(优点在于时间假设被放松)、计算机模拟的最大局限在于很难得到细致的实际数据来还原现实的轨迹(优点在于相对不受时间、计算能力、参数数量、限制条件数量等等因素的限制)。(三)静态形式化研究是分析框架的第一个构件。这个构件仍旧是使用新兴古典范式:比较静态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形式化研究是将政务的专业化化纳入分工的静态数理形式化框架,这是从未出现的研究角度。静态的研究使用超边际分析来寻求静态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下的最优解并得到全社会的帕累托最优。因为纳入政务专业化后,用于简化超边际分析的新兴古典的文定理不再适合,那么本文首次推导了适用于内涵政务专业化的简化超边际分析的定理3.1(本文命名为Chen定理),这个定理仅仅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静态态瓦尔拉斯一般均衡。静态形式化研究的所有结论仅在静态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下成立,结论如下:第一,证明了人口规模对于一般均衡的限制。“那么区分是否完全专业化政务的临界点实际上就是人口条件(3.33)。一个人口稀少的社会不能实现完全专业化政务。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足够的产出支撑政务的完全专业化。”。并且得到一个猜想3.2(第六型规模效应):一国政务专业化的程度和种类与人口规模有关。第二,关于政务的问题(政务出现的原因?演化的方向?制度(政务)—分工—市场三体共进问题。),情况基本和前面验证Allyn·Young(1928)的观点时一样。如果和完全自给自足结构比较本文已经得到制度(政务)—分工—市场共同演进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没有现实意义。定理3.1证明了政务专业化程度高的情况下的决策优势。为什么“两个交易效率参数的加权比较竟然能够区分政务是否会出现在完全依赖市场分工的结构”?这被本文称为一个谜3.11也本文被称为猜想3.4。这也另外得到一个猜想3.5:过高的外生交易效率会阻碍政务的产生。那么政务的产生有什么规律?本文作如下总结性判断:政务的产生一定与相关结构的交易效率有关;政务的产生也和人口、a等参数相关。(三个结构的每一个条件中,与本结构有关的交易效率种类和相对的结构的相关交易效率种类共同构成的加权比较

使用道具

7
harrow 发表于 2010-4-10 20:21: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难道有假?
本人小学文化农村户口身高不到一米五。
学无常师,以能者为师、善者为师!

使用道具

8
yuzhaoyu 发表于 2010-4-10 20:26: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谁啊 不认识的嘛

使用道具

9
黄明峰 发表于 2010-4-10 20:34: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像之前在论坛上听过他的名字

使用道具

10
leewei0830 发表于 2010-4-10 21:51: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大牛~~
愤怒时要保持微笑
得意时要体现悲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5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