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ie
39940 114

[杨瑞龙] [推荐]杨瑞龙教授访谈录及主要代表作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8粉丝

荣誉版主

至尊红颜

学术权威

9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8
论坛币
1695139 个
通用积分
15.2952
学术水平
45 点
热心指数
74 点
信用等级
27 点
经验
19627 点
帖子
4410
精华
27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
最后登录
2019-6-22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作品目录更新时间:2006年3月

杨瑞龙院长简历


杨瑞龙,1957年5月生,江苏昆山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1987年在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丹麦奥登塞大学(Odense University)访问进修。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杨瑞龙在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非均衡经济理论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已出版了《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面对制度之规》、《当代主流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等多本专著,个人独立完成的专著有5本、与他人合著专著7本、主编专著5本、译著3本;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12篇论文。其主要理论贡献如下:
在《产权明晰化与双层股份制模式》(《经济研究》1988年第二期)等论文中,具体设计了双层股份制模式,那就是通过在政府、国有资产委员会、控股公司和股份公司之间设置多级委托代理关系,解决政企不分、产权模糊等问题。这一改革思路在后来国家体改委设计的改革方案以及深圳、上海等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得到了体现。

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5年第二期)等论文中,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证明了在国有控股条件下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很难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提出了国有企业应按照其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改革思路。这种分类改革战略思考与后来党中央提出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思想相吻合。

在与周业安等的合作的《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一期)、《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三期)等论文以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著作中对“资本雇佣劳动逻辑”、 “工资侵蚀利润”等命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阐述了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模式。这些学术思想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8年第一期)等三篇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系列论文以及一篇关于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自费开发到“国批”开发过程的案例分析中, 提出了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依次经过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型和需求诱致型三种制度变迁方式的假说,并加以验证。该系列成果被认为处于我国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前沿。

杨瑞龙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学术专著《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在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互脱节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作为联结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桥梁,系统地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这是一本被认为是在国内研究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经典性学术著作,先后重印三次,被引用率高,在经济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杨瑞龙论文的被引用率和被转载率较高,经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杨瑞龙分别在1998年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的论文总被引排序中列于全国前十位中,其中《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理论含义》一文分别在1998年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的被引论文排序中列于前十位中。2000年杨瑞龙的论文被引总次数为78次,总排名第四名;在2000年经济学科的论文被引次数总排名中并列第二名,被引次数72次。根据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1994年至2001年的5300种学术类核心与专业特色期刊,在收入的中青年经济学家的论文数量,杨瑞龙在樊纲之后列第二名;杨瑞龙的论文被引用365次,在张维迎、林毅夫、樊纲之后排列全国中青年经济学家第四名。杨瑞龙被《中国市场》评为“影响中国市场的25位经济学家”之一,还被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财富时报》等授予十大中华经济英才“最具影响奖”。


  杨瑞龙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5年第二期)获经济学最高奖—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的第一章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选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当代主流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三本专著分别获北京市第三、四、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两本专著分别被评为北京市第五、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等奖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和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杨瑞龙曾先后三次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被选拔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百人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等称号。

以下三张图表(点击即可放大)是杨瑞龙教授论文的被引次数排名情况。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以上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南京大学与香港科大)


附:杨瑞龙的主要代表作:

1.《股份制与当代中国企业改革》(独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年版。
2.《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第一作者,与周业安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面对制度之规》(独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6.《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试论国有资产价值递增承包责任制》,《经济研究》1986年第11期。
8.《价格不是国家实行间接控制的手段》,《光明日报》1986年3月8日。
9.《产权明晰化与双层股份制模式》,《经济研究》1988年第2期。
10.《法人资产制度与企业自负盈亏》,《经济研究》1986年第8期。
11.《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12.《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13.《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14.《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15.《论国有经济中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管理世界》,1997年第1期。
16.《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17.《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期。
18.《国有企业的双层分配合约下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19.《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20.《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
21.《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治理结构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2.《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23.《从技术创新透视外部网络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24.《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25.《竞争、内部人控制与经济绩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0期。
26.《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27.《双重成本约束下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28《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制度基础》,《求是》2002年第18期。
29.《追踪新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30.《企业间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31.《正式契约的第三方实施与权力最优化》,《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32. 《企业理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33. 《不完全契约:一个综述》,《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以下为杨瑞龙教授部分文章的电子版。

杨瑞龙教授主编《企业理论:现代观点》(企业经济学考博参考书)

《企业理论:现代观点》,杨瑞龙主编,杨其静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提示:如果网友对本书有任何意见、建议和疑问,欢迎发到聂辉华的公开信箱(niehuihua2000@yahoo.com.cn),由该信箱负责转给作者。制度版版主将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笔误或印刷错误的网友奖励论坛货币200元以上。再版此书时,将会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

目录:

导言 8


第一章 科斯及科斯以前的企业理论 12
第一节 科斯以前企业理论的发展 12
一、亚当·斯密的企业理论 12
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16
三、马歇尔的企业理论 20
四、奈特的企业理论 25
五、其他 27
第二节 新古典企业理论及其影响 31
一、新古典范式 31
二、新古典的方法论 32
三、新古典理论的影响 34
第三节 科斯的企业理论 34
一、理论背景 34
二、企业的本质 35
三、企业的规模 37
四、科斯定理 38
五、简要评价 39
六、科斯理论之后 41
思考题: 42
参考文献: 43


第二章 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理论 44
第一节 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框架 44
第二节 企业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47
第三节 企业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59
第四节 企业的科层安排 64
一、基于信息流传递效率与扭曲的科层理论 65
二、防止合谋是企业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 64
第五节 企业的团队生产理论 70
一、企业的产生:团队生产与测渡难题 70
二、委托人的特殊功能:平衡预算及激励安排 71
第六节 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融资理论 72
一、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理论 73
二、信号显示模型 77
三、鸟啄次序的企业融资模型 83
四、一个小结 86
第七节 对完全契约理论的评论 87


第三章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92
第一节 理解交易费用经济学 92
一、基本概念 92
二、基本思想 94
第二节 企业的本质和边界 95
一、企业的本质:一种治理结构 95
二、企业的边界:一个综合新古典交易费用模型 98
第三节 公司融资 104
一、现代公司的起源 104
二、公司融资 105
第四节 公司治理 107
一、分析框架 107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108
第五节 评论 111
思考题: 112
参考文献: 113


第四章 新产权学派的企业理论 116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117
一、契约不完全的经济含义 117
二、企业的本质:物质资产的集合 118
第二节 企业的边界 120
一、概述 120
二、模型背后的故事 120
三、GHM模型 122
四、对GHM模型的技术性批评 128
第四节 公司融资和公司治理 128
一、 Aghion & Bolton的最优证券设计理论 129
二、Hart等人的拓展 132
三、多种证券共存模型 133
四、对现有不完全契约的融资和治理理论的评论 134
第五节 对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评论 136
一、总评 136
二、关于不完全契约基础的争论 137
三、其他批评 138
第六节 从完全契约理论到不完全契约理论 138
思考题: 139
参考文献 140
附录: 142


第五章 企业的能力理论 146
第一节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146
一、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认知历程:从产业吸引力到核心能力 146
二、核心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性特征 150
第二节 对企业内生成长的理论探讨 154
一、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对企业内生成长最早的理论探讨 154
二、Penrose和Richardson对马歇尔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发展 155
第三节 知识积累和创新 156
一、知识的积累:内在化还是外在化 156
二、知识创新和管理 158
三、惯例:知识积累的载体 161
四、惯例依赖与组织扩张、模仿和创新行为 164
五、核心知识和能力的惰性特征和动态能力 165
第四节 总结 168
思考题: 168
参考文献: 168


第六章 企业间网络理论 170
第一节 网络与网络经济学 170
一、社会关系网络结构观 171
二、弱关系力量假设与社会资源理论 171
三、嵌入理论 173
四、社会资本理论 174
第二节 企业间网络及其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比较 176
一、企业间网络的含义 176
二、企业间网络的产生 178
三、企业间网络、市场和企业科层的比较 180
第三节 三种组织形式的选择: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 183
一、经济组织选择的逻辑 183
二、资产专用性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83
三、企业能力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84
四、不确定性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86
五、交易频率与企业间网络边界 190
第四节 企业间网络的效率分析 190
一、企业间网络有助于交易成本的节约 190
二、企业间网络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191
三、企业间网络有助于企业形成可持续竞争力 193
四、企业间网络效率的资源依赖理论解释 194
思考题: 196
参考文献 196


第七章 企业家及其企业理论 198
第一节 英/法的古典企业家理论以及马歇尔综合 198
一、斯密及其缺失企业家的主流经济学 199
二、法语中的企业家理论 199
三、马歇尔综合 201
第二节 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202
一、门格尔的企业家理论:“资本家兼企业家” 203
二、企业家理论的两次飞跃:熊彼特Vs.奈特 204
三、米塞斯基于人类行为学的企业家理论 205
四、哈耶克等人基于知识理论的企业家理论 206
五、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 207
六、一个小结 208
第三节、从新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到企业理论 209
一、两者的相通之处 209
二、两者的区别 210
一、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 214
二、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器 215
三、企业是替代了市场还是拓展了市场? 216
第五节 创业理论 218
一、以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 218
二、企业家的融资问题 220
三、其他重要的研究 221
思考题: 222
参考文献: 223


第八章 劳动管理型企业理论 226
第一节 LMF的新古典理论 227
一、LMF短期均衡分析 228
二、LMF长期均衡分析 232
三、对LMF新古典研究的其他结论 235
第二节 LMF的产权经济学理论 236
一、问题的陈述 236
二、视野问题的模型论证 236
三、模型的扩展 238
四、产权学派的其他观点 241
五、产权学派对LMF外部融资的研究 242
第三节 关于LMF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 243
一、Hansmann对LMF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 244
二、“资产专用性理论”在LMF中的应用 248
第四节 Dow关于LMF企业治理理论 250
一、关于LMF的界定 250
二、对主流企业理论所怀偏见的批评 251
三、为什么LMF罕见 252
四、与Dow相近的观点 254
五、Dow对LMF研究的方法论特色 254
思考题: 255
参考文献(前加*的为必读文献): 255

导言

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细胞,自然也就是经济学研究最受宠爱的对象,而且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被大量的讨论。只不过,大多数经济学家们习惯于将企业视为一个外生给定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函数Y=f(X),即一个能够自动地根据边际原则来决定要素投入(X)和产品产出(Y)的“黑箱”;而且,也只是市场这个巨大海洋中的一个原子。与此同时,关于企业到底是何物、谁拥有它、谁管理它、如何被管理以及如何被组织等等问题,长期以来似乎并没有被经济学家们严肃地思考过。的确,我们可以辩解道,“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而是我们希望尽可能快地获得一个最小的概念性工具(a minimal conceptual apparatus),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市场行为进行分析”[1]。不过,可能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未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工具以便我们可以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将组织、制度等问题纳入到经济学的范畴之中。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才被一个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打破。这个人就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Coase,R.H.1910--)。

1931年,当时还是商学本科生的科斯有机会带着“产业纵向与横向一体化”课题到美国一些汽车公司去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这样一些疑问:在市场中为什么企业这种组织会存在?科斯很快给出了一个天才性的答案,并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企业的本质》[2]一书。在这开创性的篇论文中,科斯指出,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因此将某些原本靠市场协调的交易一体化于某个统一“权威(authority)”之下就可节约这些成本;只不过这种一体化的程度,即企业的边界还要受到“组织成本”的制约。正是这个后来被命名为“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概念的引入,使得我们获得了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因为我们第一次能够将用一种理性的眼光,即用经济学特有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去思考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的本质、内部关系等。这无疑是经济学发展中的一次革命,并且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企业理论(the Theory of the Firm)”和“制度经济学”也由此兴起。不仅如此,科斯在该文中也为企业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范式:

1、以“交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强调各种社会组织的“契约性”本质,而“企业”的本质就在于它是靠权威(authority)和科层制度(hierarchy)来指挥协调资源配置的契约组织。

2、强调交易组织方式的选择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或者说,对交易费用的节约是组织/制度发生和演进的动力所在。

3、在企业—市场的两分法下通过对“在企业内部生产,还是从市场购买”,即“生产还是购买”(make-or-buy)的探讨来研究“一体化”(integration)问题,并由此确定企业的最佳边界。

事实上,上述范式中也就指出了现代企业理论所主要研究的三个方面,即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边界、企业的组织与制度安排,从而区别于新古典的厂商理论和其他先前的理论。在这个范式下,企业理论业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研修群体巨大,研究成果异常丰硕的经济学领域。遗憾的是,(至少据我们所知)至今为止在国内外都还缺乏一本系统而全面介绍企业理论体系的教科书。鉴于此,我们尝试着编写了这本书,试图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企业理论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力图把握企业理论最新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就将本取名为“企业理论:现代观点”。由于企业理论已经发展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领域,其中的流派和分支很多,因此我们决定沿着该领域发展的历史来介绍其发展的脉络。这不仅使得每一章的主题鲜明,而且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科学态度:一方面,绝大多数科学的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另一方面,只有对前人工作的大胆怀疑才推动了科学的进入。

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科斯之前关于企业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斯密的分工理论展开的。这些研究并不乏深刻的见解,而且有的还很接近于现代的企业理论的观点,比如马克思关于工场的分析中对权威的产生和集体(团队)生产力的论述。可惜他们并没有找到强有力的工具来系统地剖析企业。作为对照,本章随后重点介绍了科斯对于企业理论研究的革命性贡献。

在《企业的本质》发表三十年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把聚光灯投向了科斯所撕开的那个窟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箱”中的那些信息不对称而又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那些人(比如,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雇主与雇员)。一个以如何设计契约和制度来约束和激励代理人的信息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由此兴起,并且成为了研究企业内部关系的主要工具;企业的契约观从此开始得到了普遍认同。契约经济学由此诞生,并且近些年正在从简单的“单委托人-单代理人-单任务”的研究发展为对“多委托人-多代理人-多任务”的研究。我们将在第二章中介绍这些内容。然而,这个“完全契约理论”(the theory of complete contracts)的分析框架围绕着“剩余控制权”而展开,并且延续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当事人具有完全(或充足)理性的假设,从而使得我们不仅无法理解企业的内部其他契约安排,而且也无法区分企业的契约关系与一般的契约关系到底有何不同。

第三章介绍的是以Williamson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the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及其企业观。该学派几乎与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同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后者不同,Williaomson等人注意到,科斯思想的精髓是对交易费用和契约不完全性(incomplete)的强调,只不过科斯本人并没有把其中的成因和影响完全讲清楚。随着“有限理性”(bonded-rationality)、“专用性投资/资产”(specific investment / assets)概念的引入,如何防止“敲竹杠”(hold-up)和节约交易费用就成为了理解交易方式安排(包括企业)的关键,从而揭示出不同性质的交易要求与不同的交易组织方式(市场、双边治理,三边治理,企业,政府等)相适应得规律。然而,这种分析框架也使得交易费用经济学难以对企业内部的关系,尤其是权利(rights)/权力(power)关系进行有效分析,虽然它承认组织中权利的重要性。此外,它还未能很好地说明企业权威的来源,从而就难以充分说明为什么交易在企业内发生就可以大大弱化信息问题和敲竹杠问题,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针对上述问题,Hart等人在继承了契约不完全的思想并延续了对“专用性投资”关注的同时,提出了“剩余控制权”(control of the residual rights)的概念,并指出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剩余索取权”才是理解企业的关键。因此,如何配置剩余控制权就成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这样的理论也就被我们称为“不完全契约理论”(the theory of incomplete contract)。又由于Hart等人坚信“剩余控制权”天然地来自于物质资产所有者,或者,物质资产的所有权是权力的最终来源,所以该分析框架也被称为“(财)产权理论”(the Approach of property rights)。在此基础上,有产生出新的企业融资契约理论。当然该分析框架也有比较大的问题,比如先验性地认定企业中控制权的基础是非人力的物质资产所有权,并且今年来遭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这些都是我们将在第4章中向大家介绍的内容。

上述4章就构成了当前企业理论的主流。显然,贯穿于其中的基本思想就是: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契约的纽结(the nexus of contracts);企业的效率在于选择的恰当的契约形式来控制和激励企业的参与者;而且通过“制造还是购买”来确定企业的最优边界。虽然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企业的契约性,但是却忽视了企业的生产性。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仅仅靠节约“交易费用”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它还必须有能力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商品(包括劳务),而且后者可能还更为重要。这就引发了“能力理论”(the capability approaches)的发生(第5章)。

与此同时,主流的企业理论遵循科斯的“企业-市场”两分法,把企业间的关系主要定性为竞争关系。然而,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竞争,而且还有广泛的合作关系。这些介于企业契约和市场契约之间的、参杂着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便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企业间网络。现在,一个基于“市场-网络-市场”三分法的“企业间网络理论”(networking approaches)也就成为近些年来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第6章)。

除此之外,主流理论关于“制造还是购买”的逻辑中企业已经存在,需要被研究的只是企业的最优边界。换句话说,主流企业理论并没有很好地研究企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随着创业活动在全世界的有一次兴起,企业家及其创业活动就成为各国经济学界当前研究的一个新焦点。那个一贯强调企业家作用和市场过程的奥地利学派自然就跳入了我们视野之中。只不过,作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一部分,我们是要从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的本质、以及考察企业家如何通过恰当的契约和制度安排来吸纳外部资源从而创立并发展企业等问题(第7章)。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第8章),我们介绍了劳动管理型企业(Labor-Managed Firm,LMF)。虽然LMF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曾经在新古典的框架中也被激烈地讨论过,但是在此我们将把它置于现代企业理论的框架,用新的分析工具,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它。

总之,我们希望沿着企业理论发展本生的历史脉络,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企业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及其最新发展,以便我们能够在比较好地了解企业理论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把握其未来发展的方面,从而使我们今后的研究真正具有国际前沿的视野。我们也非常希望在潜移默化地中培育起科学的怀疑主义精神,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学术研究的精髓所在。




[1] Mas-Colell, Anderu, et al. 1995, Microeconomic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127。

[2] []Coase, R.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momica.1937,vol.4, 386-405

后记

近三十年来,对企业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际学术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对企业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领域:以研究企业的市场行为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以研究企业本身性质和内部制度安排规律的企业理论。以研究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边界、企业的内部组织与制度安排等重要内容的现代企业理论是由科斯(Coase)所开创的。之后,在契约的视角下形成了主流的企业理论。由于企业理论和管理学联系非常紧密,管理学家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企业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同时,强调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奥地利学派、劳动管理型企业等非主流的企业理论流派也开始占据重要的地位。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环节。我国的经济学者开始引入国外的企业理论,以便从经济学的层面上给出一般性的解释,进而提出改革设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非国有经济成分的扩大,我国经济学者尝试着探讨一些更具普遍性的企业问题,比如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最佳契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等等。

尽管随着国外企业理论方面的文献在国内的出版以及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用现代企业理论来解释我国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的介绍大多是侧重于某一个方面,尚缺乏一本系统、全面介绍现代企业理论的教材。本人长期以来从事制度经济学与企业理论方面的研究,我指导的博士生与硕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大多集中在企业理论。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我们积累了相对较多的有关企业理论方面的文献,同时在企业理论的若干方向上也发表了一批被学术界评价较高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可能组织在企业理论的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前沿水平的作者来完成这本著作。该书既可以成为那些研究现代企业理论问题同行的参考书,也可以成为大学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高年级以及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由我担任主编,主要负责本书逻辑体系的设计、篇章结构的安排、研究工作的协调以及最后的修改统篡。杨其静博士作为本书的副主编,协助我进行全书的修改定稿。周业安博士对本书体系结构的安排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意见。除了本人参加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外,全书其他各章都是由我指导的已毕业或正在读的博士生承担的。看到年轻一代的迅速成长,这是我比完成本书更高兴的事。各章的承担者如下:导论:杨瑞龙、杨其静;第一章:邢华、钟正生;第二章:聂辉华、杨其静;第三章:聂辉华、杨瑞龙;第四章:聂辉华、杨其静;第五章:刘刚;第六章:杨瑞龙、冯健、朱春燕;第七章:陈海威、杨其静;第八章:卢周来、杨瑞龙。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的一个子项目企业经济学的一项研究成果。其中第6企业间网络理论是由我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化条件下的企业治理结构创(项目批准号:01ASL008)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第5章与第7章中的相当多内容讨论知识管理与公司治理及企业竞争力问题,这是由我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治理结构安排(项目批准号:70472067)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

尽管出版该书是期望为对现代企业理论感兴趣的的同行及学生提供一本可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准确了解现代企业理论发展脉络和前沿问题的著作,但限于对相关文献把握可能还存在不足,也可能在某些问题的理解上比较肤浅甚至可能存在偏差,所以本书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或缺陷。我们诚恳地希望同行们不吝赐教,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得到提升。我们希望借助这本现代企业理论的著作,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者之间、学者与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在推进我国的企业理论研究同时,更好地让企业理论为我国的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

杨瑞龙

20056月初于中国人民大学宜园


[此贴子已经被聂辉华于2007-7-16 22:26: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代表作 杨瑞龙 访谈录 Transaction Integration 推荐 教授 代表作 访谈录 杨瑞龙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沙发
nie 发表于 2004-7-27 20:1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杨瑞龙教授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在线访谈录

网友:

杨老师是人大经院的院长,我想了解人大经院研究生核心课程有那些?有人说,人大经院的思想比起CCER、光华、武大高级研究中心来显得保守,不知杨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人大现在是否有在美国名校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老师?在人才引进这方面人大经院好像和社科院一样落后了,人大以一流大学为目标,人大经院也应该在教学、科研上尽快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请问杨老师,经院在发展上有什么打算?——一个关心经院的人

杨瑞龙:

很高兴能够到北大中心做访谈,也感谢网友的提问。

第一个问题是对人大经济学的看法,就像有的同学提到的,人大的思想和其他的大学比起来是不是有点保守。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内外部环境下,人大经院还是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的,所谓人大“保守”的看法更多的来自于对人大过去的印象。确实,在计划经济时代,人大曾经出过的教材和传统有点关联,但也是过去的!我们现在已有很大的变化。

我们经济学院是非常有历史积淀的老系,从学科角度说还是有很有实力的,以理论经济学为主,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同时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前两者在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我们还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有经济学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既有宋涛、吴大琨、卫兴华、高鸿业、吴易风、胡乃武、胡钧、杜厚文等著名的老一辈教授,也有林岗、杨瑞龙、黄卫平、黄泰岩、方福前等一批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教授,更有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如张宇、孟捷、周业安、刘元春、李军林、杨其静博士等。同时,我们还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斯蒂格里茨等为我们的名誉教授。另外,这几年我们还积极从海外招聘学有成就的博士加盟我院,如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李天有、日本一桥大学博士并担任多年副教授职务的关权等先后到我院工作。

无论在研究的主流方向的选择,还是经济学专业教学体系的设计,都包含了我们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趋势的独特理解。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化,无论从研究规范和教学课程的研究机制要和国际惯例相对应,经过培养后到国外学习是应该没有障碍的,这主要体现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方面。我们不认为经济学的国际化就是完全复制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甚至完全追随以自由主义为思想根基的主流经济学;二是本土化。经济学的本土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研究问题上很重视这个问题,就是学以致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倡导直面现实的经济分析方法。当经济学理论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不是一味地怀疑现实,而是更多地从现实出发去检验理论。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案例的研究。简单的把国外的模型搬过来是有很大的欠缺的。无论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照搬西方经济学,都是教条主义。我们还主张,不仅要重视西方经济学,还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果我们不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很难理解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现在很多有名经济学家都是有比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所以强调本土化还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从我们的教材上也可以看出这点。并不是完全和西方一样了就叫不保守。所以为了做到在现代化过程中把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好,就要海归派要强调本土化,土鳖派要强调国际化,这样结合起来会更有助于完成我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所以对于人大要更好的做到开放的工作。包括教师队伍,鼓励外校毕业生和海外毕业生来我校工作。我认为在主导原则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就在追求这样的东西。我们人大是开放的,和国际接轨的。

网友:

据说人大经院希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经济学学派。你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杨教授,我是人大经院的一名研究生,曾有幸听过您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您广博的知识和生动诙谐地演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记得您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将在人大经院形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经济学派,您能介绍一下这一目标进展得如何吗?还有,您在国企改革方面主张分类改革,双层股份制改革,而有学者认为国企改革的出路在于国家股权转债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最后,作为经院的一名学生,我对经院的未来非常关心,经院提出要建世界一流经济学院,您作为院长能介绍一下经院的下一步打算吗?谢谢。

杨瑞龙:

1、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人大经济学院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我们有一批专门研究制度经济学的人,如林岗,周业安,刘元春,杨其静,张宇,李军林等年轻老师,当然还包括本人在内。他们都受过系统严格的经济学教育,在国内重要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2、我们已经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制度经济学观点与理论,初步具有派别的特征,比如提出了“制度变迁的三阶段转换假说”,“企业共同治理理论”,“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过渡经济学的理论构架”、“资产的专有性假说”,“企业的异质性假说”等,这些理论见解都比较有特色;

3、我们有一批被经济学界评价较高的研究成果,包括很多著作,比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等,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一流杂志上发表一系列论文;

4、有一批新的课程,如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博弈论等等;

5、把“企业经济学”列入“211”重点建设项目。

我们希望能在新制度经济学方面形成一个自己的流派,有志在这方面做出研究的同学可以和我们联系。

网友:

杨老师您准备带别的专业的博士生吗?例如西方经济学,或者产业经济学?

杨瑞龙:

我每年都带博士生,我们学校规定一个导师只能带一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生。我的专业方向是政治经济学。其实政治经济学涉及的研究领域是很广泛的,如果你想从事产业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报考我这个专业是没有什么障碍的。例如,我所指导的博士生周业安、杨其静的博士论文选题都是关于制度经济学或企业理论方面的。周业安的博士论文《竞争与金融》获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杨其静的博士论文《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网友:

怎样学好经济学?请问杨老师,你认为学好经济学的关键在于什么地方?是勤奋还是对于现实的洞察力?谢谢。

杨瑞龙:

实际上这个话题可以说得很长,我认为只有热爱经济学才能学好经济学,我这里说的“好”,是达到一定高度的好。

经济学分很多层次,第一是必须达到一定的基础,比如大学本科,这时候的基本课程必须学好,不能凭借小聪明,比如数学,外语,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主打课程必须学好。只有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你才可能对经济学产生兴趣,当你喜欢的时候,你就可能去掌握一些细化的专业性知识。

所以我一直说,大学一、二年级一定要打好基础,然后的问题要到图书馆里解决,它让你有能力自己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要看你占有的文献,同时你能不能解决,要看你对现实是不是有感悟能力,有人说做学问是99%勤奋加上1%灵感,。做学问在某种程度上拼的是掌握的文献,很多人拼得头发都白了,当你有好问题的时候,你又有很多文献,又可以驾御文字,那么就能写出好文章。

勤奋是最关键的,必须通过艰苦的努力掌握足够的理论文献,然后调研现实,加上一些感觉,就是灵感,就可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但完成第一个阶段是很枯燥乏味的,这个时候能不能达到第二个阶段,要看你能不能热爱它,如果你看经济学书籍的时候很愉快,不断努力,就可以达到一定境界。

网友:

请问您关于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许多人认为数学非常重要,但是也有人如张五常认为数学没有什么影响。请问您的见解?非经济学系的学生数学强是否一定可以学习好经济学?

杨瑞龙:

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让大家很苦恼。因为经济学的国际化实际是数学和经济学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了。所以数学是研究了解经济学的敲门砖。比如大家知道边际的概念,如果用数学来表达的话很简单,也容易理解,而只是叙述的话就不容易理解了。所以我认为如果你学经济学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的话,你必须掌握好数学。第二,你不要为数学所累,当你用数学的方法构建模型的话,你就要做很多工作,它是有局限的,所以不能为数学所累。当你要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时,你不得不要进行抽象,即把许多因素抽象掉,然后用数学模型揭示若干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会显得很“科学”,结论非常确定,读得时候也很舒服,但可能会把一些复杂的现实简单化,有时可能理论结论离现实非常遥远。特别是我国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如果简单地搬国外的一个模型来反映我国的真实情况,有时候会出问题。当然,我一点都不否认数学对经济学的重要性,一个有志于攀登经济学高峰的学子,就必须学好数学。所以要与国际接轨,要重视数学,又不能为数学所累,更要下功夫了解现实。

网友:

杨教授,您上本科时是怎样学习经济学的?还有,您认为在我们大多数人面临考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怎样培养科研能力?

杨瑞龙:

实际上我走入经济学的殿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歪打正着,或者说无心插柳。我在高考恢复后的78年上了大学,那时候伤痕文学风靡中国,我当时也想写小说散文,而且上大学之前就偷偷地写小说,在当地的刊物上也发表了几篇。但没有想到当时政治考的特别好,语文考的不太理想,就服从志愿被招到了政治经济学专业。当时确实很苦恼。这时两本书改变了我的兴趣——一本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到现在说起来,我仍然收益无穷。马克思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其次才是经济学家。他高度抽象,把握全局,从抽象到具体成为整个的一个逻辑过程,从商品出发,最后推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严密的逻辑推论让我很佩服。我觉得读资本论很有味道,很多人说我的文章逻辑比较清楚,很大程度上是受《资本论》的影响。当我到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我当时还选修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学了欧洲哲学史,我觉得这些能让我从本质上把握经济现象很有好处;另一本书是我院高鸿业教授翻译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我认为目前还没有比高教授翻译更好的经济学书。当时读大学时我没有钱买书,从图书馆借来后抄下不少内容,做了笔记。当时能讲西方经济学的老师也很少,觉得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经济现象萨缪尔森都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清晰地表达出来。看马克思的理论觉得很高深,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看西方经济学觉得很多东西就在眼前,觉得经济学能非常容易地表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非常了不起。 这两本书解决了我的兴趣问题。以后我就再也不到图书馆看小说,而去看经济学书了。我觉得经济学确实有意思。当你去理解经济学的时候,考试也就特别容易了,当时我的成绩也很好,但是不是死记硬背的,资本论三卷我用了几十页纸把它的理论线索总结出来。当时考研就考资本论,我轻松地考了高分。看书我认为应该首先把厚书变成几张纸,把逻辑线索理清楚,把基本的理论命题把握好,把论证过程搞明白,就可以发现你的关注的问题。如果你看完书后,有了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你就可以围绕这个点去查阅有关文献,展开研究。

网友:

如何在学习中处理专和博的关系?在学习经济学,或者其他学科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必须深入,另一方面必须博学,颇让人为难。

杨瑞龙: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你要有好的基础,但具体说,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一定要作到博。要成为“大家”的话,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完成经济学的中高级知识,打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在博士的阶段才是专业化的过程。我只是指一般情况。不包括个别特殊的学生。一般情况下,本科和硕士生不要“一篇文章打天下”。博士生阶段的的专也不是纯粹的专。如第一年进来,要掌握更高层次的研究方法。要很泛的阅读,在这个基础上面才有可能有研究方向。围绕这个方向还要广泛阅读,产生问题,有了问题后才可以专门化地收集资料,做出论文。所以在博士阶段也不是纯专业化,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习惯的知识网络是广泛的。要从中产生灵感,再去钻研。没有博不可能有专。

网友:

请问杨教授: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讨论是否有个定论?

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96、97年),周其仁教授、张维迎教授、您、方竹兰教授等人曾就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若干文章(后来您又分别和周业安博士、杨其静博士发表了几篇文章),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我想知道的是:您和以上的几位教授是否有过私下的探讨?周、张、方等教授是否默认了您的观点(因为周、张两位教授后来都没有“跟贴”了)?

杨瑞龙:

实际上这个问题引发的讨论主要起源于张维迎回国后的几篇论文,他认为资本雇佣劳动是最有效企业所有权安排这个新古典的观点。当时的批评主要来源于崔之元,他用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的变革来证明私有制逻辑受到一定程度扬弃;周其仁既不同意张,也不同意崔的分析逻辑。他认为人力资本应该参与到所有权分配,人力资本只能激励,不能压榨,后来我们的主要工作——我指导的博士和我一起发表论文试图在一个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内证明:人力资本应该而且可以参与到企业所有权分配中去,提出所谓“共同治理”理论。从经济学角度上,从产权的相互性,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面具有可抵押性的角度证明人力资本能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中去。同时,我们又运用鲁宾斯坦的轮流叫价模型,证明资本和劳动在连续的博弈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信息劣势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因此提出人力资本不仅可以参于到企业所有权分配中去,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中还有可能有接管机制,这就是所谓的“相机治理”问题,后来我们进一步提出资产的专有性概念,进一步从实证角度证明了人力资本是可以参与到企业所有权分配中去,形成我们不同于张,周的一家之说。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等杂志上面,还有两本书《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这些成果的引用率比较高,大家有兴趣可以查阅。我们还在继续做研究,在我指导博士生中,如果条件具备会把他们引入到这个研究方向中,因为在这个研究领域,还有不少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网友:

何为“中间扩散”型的制度变迁模式?杨教授,您好!前些年,您在对江苏昆山自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案例分析中,提出过一个“中间扩散”型的制度变迁模式,请问您现在怎么看自己的这一理论概括?学生认为,在非集权体制下,制度变迁在任何一点都可能“扩散”或“消解”,您认为对吗?

杨瑞龙:

我在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过程中看到很多的文献,发现用西方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中国制度变迁问题有很大局限性,特别是它无法解释渐进式改革,也难以解释为什么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中国会发生事实上的市场化进程并取得不错的经济增长绩效。为了研究这些问题,我认为研究方法要转变,也就是说我欣赏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当我们学到一个理论,发现此理论和现实不对应的时候,有两种思维方式:1、现实错了。2、理论错了。我认为不能一味地让现实“服从”理论,而应从研究现实问题中发现理论上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正是可能由于某种假设的限制导致这种这种理论无法解释我们的现实。所以当研究中国现实的时候,不能用标准化的理论来“套”我们的现实。例如,按照“华盛顿共识”,会说渐进式是不好的,萨克斯认为渐进式改革方式是不好的,激进式改革方式是好的,在主流经济学框架里,这个结论是没有错的,所以按照他的理论推论,如果采取渐进式的改革,结果要么是爆炸,要么是倒退,没有第三条路。但是中国二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既没有爆炸,也没有倒退。当我发现理论有问题时,我不是简单地怀疑现实,而是先去调研,追踪研究了我的老家——昆山,怎么从一个偷偷挂牌的开发区变成一个国家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此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地方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由于实现了财政包干体制以后,地方官员的升迁和本地的经济增长状况联系在一起,所以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增长有可能推进产权改革,来招商引资,我把具有自发制度创新意识的地方政府官员叫做“政治企业家”,就是政治企业家来推进的一种自发的创新导致了市场化的发生,我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中间扩散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大家有兴趣可以查阅我在《经济研究》发表的四篇系列论文和一篇关于昆山开发区的案例研究。也欢迎大家和我讨论,有些问题还可以继续做下去,能对一个标准的理论进行改造,使它能够解释中国问题。

网友:

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国企改革?

附文:

7月11日,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透露,国资委将在其所管理的196家中央企业的基础上组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刊载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的文章指出,自此,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重组改革阶段,重组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文章说,早在2001年国务院80号文已明确提出,要组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与过去所提不分所有制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不同的是,国资委这次是在196家中央企业基础上进行组建。显而易见,这次重组是在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前提下的组建,而并非像社会上推测的那样不一定完全是国有的。

  文章认为,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以往不同:以往是在国有经济范围之内的调整,而现在要放大到全社会进行整合;以往注重的是国有资产的载体国有企业的改革,而现在则是要改革体制本身;以往只是一般地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没有相应的条件保证,而现在则明确提出要建立有效的经营体制和方式。

  文章指出,中国国有企业新一轮重组改革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以强势企业为核心推动重组,着眼于由强做大,而不是过去的由大变强。

  资料显示:到2001年,中国国有资产总计109316.4亿元,经营性国有资产总计73149.3亿元,占66.9%;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为36167.1亿元,占33.1%。其中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总量为59827.2亿元。这些国有资产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业的17万户国有企业中。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收占工业企业上缴税收的2/3;196家中央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全国15.9万家国有企业利润的64%。

杨瑞龙:

国有企业改革是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成立了国资委以后,国有企业如何改革尤其令人关注。我认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有两个很难解决的问题:1、政企不分的问题;2、所有权不能转让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的实质性弊端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果这两个问题真的解决了,国有制是很难保证的。所以要在国有制框架里进行股份制改造,由于政府要扮演大股东,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委托代理的框架内来证明很难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我在1994年就提出了国有企业只能分类改革,基本的原则就是该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就要推行非国有化,该国有经营的企业就应该采取非市场化的原则,所以我们今天讨论国资委的构建的时候,实际是在分类的框架下讨论。就是国有企业不再是无所不包了,在特定领域里,国资委管就是100多家国有企业,其他的国有企业除了一部分地方管理,绝大部分竞争性国有企业是要非国有化的。国家主要在公共产品、安全性、自然垄断以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若干重要企业保持控制地位,对于一般的国有企业就是要放开搞活。具体在国资管辖的企业中,大的思路是可以接受的,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原来的国有企业所有权分散在8个以上的部门,有权的时候大家伸手,出了问题就找不到人,现在把这些权力集中在国资委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具体来说还是有问题,主要表现在能不能真正作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就是能不能让国资委相对独立于政府,真正追求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对于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大型企业可引进多样化投资主体,一定程度上使产权可以流动,进一步解决所有权可转让的问题,才可以保证国家控股条件下,大型公司能和国外抗衡,有核心竞争力。

现在国资委运作才刚刚开头,很多问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对我而言,在于真正能不能解决政企分开。以前的国有资产管理局后来被解散,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很多部门能控制国资局,希望国资委这次能真正代表国家实行权力,不受其他部门分权,这样真正改革,那么我认为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网友:

杨教授, 您好!

“交易费用就是鲁宾逊世界(一人世界)不存在的费用---张五常”;

“交易费用即制度成本”;

另有观点:制度最初的作用是组织分工;

以上观点是否正确?

如果正确,那就意味着野蛮时代就存在制度和分工(因为其是二人以上世界,就存在交易费用,也就存在制度成本),这是否正确?

谢谢!

杨瑞龙:

这两个概念不矛盾。我们讲的交易费用是在完美的情况下,在交易中信息是完全的,未来是确定的,没有外部性,一切欺骗行为是不存在的,所以此时无交易费用。而现实并非这样的,获得信息要付费,未来是不确定的,外部性普遍存在,于是我们可能在交易中受到欺诈,出现机会主义,就是用虚假的承诺获得利益。我们通过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利益是有代价的,即制定和执行契约是有成本,这一成本就是交易成本。科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证明现实中存在交易费用。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权利的初始安排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因为一个制度的改变可以改变交易费用的大小,而交易费用的大小又决定资源配置的效益。在这个意思上交易成本也可以叫制度成本。证明交易费用大于零主要是为了证明制度是重要的。这也使制度经济学产生很多分支。

网友:

虽然是老问题。但是希望你回答:1.影响最大的人?2.影响最大的书?3.影响最大的课程?谢谢!

杨瑞龙:

1、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母亲。她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带大了我们六个子女。我母亲的坚毅、宽容、善待他人、乐观、乐于助人的品格不仅影响了我的过去,也必将影响我未来的人生道路。同时,我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的硕士生导师李乾亨教授和我在人民大学学习期间的博士生导师胡乃武教授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巨大。

2、在我刚踏进经济学殿堂时,影响最大书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后来影响我最大的书是诺斯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以及有关制度经济学方面的一系列经典著作。

3、课程是《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

网友:

什么是有效的经济制度?请您谈一下新制度经济学在转轨经济中的运用。

杨瑞龙:

制度经济学自从在90年代初开始引入中国之后,经历十多年发展,目前还是方兴未艾,主要期刊上还是发表很大比重的论文,硕士博士的论文也有很大比重。

制度经济学在国外的大学里充其量是一个有影响的流派,并不算是主流。为什么在中国应用很广,并有很大影响面?原因还是跟中国的现实相关联。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一个平台上,基本的分析范式上通用的,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有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性。特别关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条件下,制度的重要作用,而中国目前是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过程,制度经济学的这种制度变迁理论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细化到一些领域,比如产权经济学,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等,这些又是现在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难点问题中有用的理论分析工具,而且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的分析方法更接近现实,这就是为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强调了很多年的原因。

我认为中国的转型时期还没有结束,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时间,所以新制度经济学仍然有市场,但怎么来研究呢?不能生搬硬套,当拿到中国的时候,还是要采用直面现实的分析方法,同时还要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在国际上的发展,实际上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很大改变,包括“演进主义”,“博弈论”在企业理论中的应用,包括研究企业问题的时候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伴随着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我相信未来还可以用新的方法和理论解释国家的经济和现象,这样既推进中国改革,又发展了理论。

说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新制度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界还有地位的话,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很有可能在这个领域作出可以和主流接轨的但是外国的经济学家又无法做到的突破性进展,因为我们有一块得天独厚的实验地,那就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场市场化的改革。这样的研究成果既有可能推进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也可以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认同。因此,也不否认我国经济学家今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可能性。当然,这一重任主要落在了我们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学子的肩上。

根据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整理,并经本人审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4 17:03:31编辑过]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藤椅
nie 发表于 2004-11-14 23: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

□杨瑞龙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做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链接(已经删除):所有文章将打包上传,参考前面几楼的说明。

[此贴子已经被聂辉华于2007-7-16 22:16:50编辑过]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板凳
nie 发表于 2004-11-14 23: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
作者:杨瑞龙、周业安 阅读:308 次 时间:2004-2-9 来源:白鲨在线http://wwwbaisha.126.com

原载《经济研究》

副标题: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

一、导 论

企业治理结构本质上就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但在探讨这一特殊契约的经济内涵时,经济学界存在着很大的分岐。尤其是在如何看待美国二十九个州的公司法变革时,张维迎博士(1996)、周其仁博士(1996)及崔之元博士(1996)就公司法要求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是否突破了私有制逻辑,以及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能否推导出“资本雇佣劳动”是企业合约的永恒内容等问题展开了争论(以下分别简称张文、周文、崔文)。这种争论至少表明既有的理论逻辑不能完全解释已变化了的现实。应根据现实发展不断修正理论,以便在一个更完善的分析框架内逻辑一致地解释与预示现实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著名的张维迎、崔之元、杨瑞龙论战的文章这一

[此贴子已经被聂辉华于2007-7-16 21:41:48编辑过]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报纸
nie 发表于 2004-11-14 23: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继续

杨瑞龙、周业安/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
作者:杨瑞龙、周业安 阅读:373 次 时间:2004-2-9 来源:白鲨在线http://wwwbaisha.126.com

《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

内容提要:


企业所有权分配是一个动态的谈判过程,它与制度环境和当事人的谈判力有关。一个契约安排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必须确保充分的契约自由。企业所有权分配可以表达为不同类型契约的选择,它主要考虑交易费用的大小。本文把交易费用分解为契约费用和监督费用,均衡的契约安排是权衡这两种交易费用的结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节约交易费用。针对不同的交易技术结构,对简单交易来说,单边治理合约是相对有效的;而对复杂交易来说,共同治理合约可能更有效。进一步考虑契约的产出效应,共同治理合约能带来更高的交易效率。

[此贴子已经被聂辉华于2007-7-16 22:18:48编辑过]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地板
nie 发表于 2004-11-14 23: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 【作者】 杨瑞龙. 杨其静. 【刊名】 经济科学 2000年06期 编辑部Email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100872.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一、导 言  在正统或主流的经济学思想中,“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向来被看作天经地义的真理,那么“资本雇佣劳动”就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他们信奉的瓦尔拉斯范式存在两个致命的内在矛盾:(1)一方面,在这样一个无摩擦、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

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中国工业经济》1998(1)

现实的改革思路基本上遵循所谓“股东至上”逻辑,该逻辑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本文力图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单边治理”过渡到“共同治理”,通过每个产权全体平等地参与企业决策,并平等地相互监督,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 【作者】 杨瑞龙. 刘刚. 【刊名】 中国工业经济 2002年01期 编辑部Email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872 . 天津市300071. 【关键词】 企业的异质性. 竞争优势. 核心知识和能力. 【聚类检索】 同类文献 引用文献 被引用文献 【摘要】 与完全竞争模型的描述根本不同 ,现实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利润差距。在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 ,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 ,还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产业分析方法 ,都把企业的利润归结为外在的市场结构因素。而动态地看 ,现实企业是异质的 ,它表现为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作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关键性要素 ,核心知识和能力是非竞争性的 ,难以模仿和替代。它构成了企业长期利润或竞争优势的真正基础。在企业异质性假设条件下 ,企业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优势是内生性的。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7
天南星 发表于 2004-11-15 00:0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实话,虽然你们人大的杨瑞龙先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海龟,

但他的成绩确实大部分海龟望尘莫及的,是个很有思想的学者.

在领导岗位上还能有如此成绩,佩服佩服!

使用道具

8
没你不行 发表于 2004-11-15 00: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要能考杨院长的博士岂不很爽.
只求耕耘,不问收获!

使用道具

9
SZSONG 发表于 2004-11-15 23: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杨瑞龙在经济研究发表的10篇论文

缺“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一篇。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使用道具

10
nie 发表于 2004-11-15 23: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

作者:杨瑞龙、杨其静 阅读:108 次 时间:2004-2-8 来源:白鲨在线http://www.mdn.cn/baisha

《经济研究》2001年第三期

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

□杨瑞龙 杨其静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虽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安排是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但企业制度的本质却是如何创造和分配组织租金。现有文献往往含混地将“专用性”视为当事人获得组织租金的法理甚至经济基础,然而事实上,“专用性”不但不是当事人获得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基础,反而削弱了这一基础。基于此,我们提出当事人获得企业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基础应该是“专有性”,并且这一变量极大地影响着企业制度的选择和演变。总之,我们认为现实中的企业制度安排并非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或交易费用最小化的产物,而是理性的当事人相互博弈的结果。

多谢SZSONG版主,以上文件为word版本,请尊重作者及《经济研究》的版权和著作权。

[此贴子已经被聂辉华于2007-7-16 22:19:12编辑过]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