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bwang1989
33677 70

[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学中 投资 == 储蓄 问题 的总结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本科生

6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 个
通用积分
0.0078
学术水平
7 点
热心指数
10 点
信用等级
6 点
经验
1805 点
帖子
121
精华
0
在线时间
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10
最后登录
2020-5-7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开始很不明白为什么 投资等于储蓄,在坛子里一搜,果然很多人文这个问题,也有好多讨论,于是我把这些讨论细细看了,做成这篇总结法到这里。PS:在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sungmoo版主的发言最为准确清晰,且回答问题认真热心,对任何人的疑问都尽心回答,真是个好人,我很感动啊


储蓄和投资概念辨析:

宏观经济学中的储蓄和投资于平时人们所说的“储蓄”和投资是不同的


储蓄
一:指的是GDP流量的一部分(两部门时指:今年的产出减去今年的消费),不是存量(比如银行里的存款量)。
二:指的是产品范畴,(凡属没有被消费掉的实物都是储蓄:新厂房、新设备是储蓄、库存也是储蓄)而不是货币范畴(比如银行存款)。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储蓄",无非是一种"剩余"的概念:国民总收入扣除折旧、最终消费、税收后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公众储蓄"

投资
   一:同储蓄一样,指的是GDP(今年的)流量的一部分不是存量。自己投资办厂所购置的机器、设备如果不是本国本年生产的,这部分"投资"就不能计    入GDP中的"投资"
   二:指的是产品范畴不是货币范畴。

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和投资为何相等
一国的产出可以同时从三个角度去看:

它是一国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即总产出(对应产品的生产)
它是一国的收入,也即总收入(对应产品的分配)。
           Y=C+S,的现实意义是,某国某年内的新增价值从收入的角度反映为新增消费和新增储蓄。
它是一国的支出,也即总支出(对应产品的使用)。
           Y=C+I其现实意义是:某国某年内的新增价值从支出的角度上是由新增消费和新增投资提供的

总产出=总分配=总使用
这就是核算收入的基本恒等式,每一项对应GDP的一种核算方法,并且理论上,每种核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必然相同,因为他们的实质是一样的。每一项在实际统计操作上,都要划成无数的细项。在具体统计时,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不同方法统计出来的值可能会稍有差别。
C + S = C + I
=>
I = S




I=S 的现实意义是,新增投资导致了新增储蓄,或者S=I新增储蓄是由新增投资提供的。是投资导致了储蓄,而不是储蓄导致了投资。

同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来看待
这种恒等式同会计上的恒等式一样,正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如果你认为"GDP核算)这个等式能有什么实际意义",也就同样在问会计恒等式有什么实际意义,会计恒等式里,左侧对应资源的运用,右侧对应资源的来源,它们在实际操作上都要划分成无数的细项。
仅两部门而言,储蓄和投资之所以"恒等",那是因为这两个词其实对应同一个东西,那就是"一国当年产出但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只不过从产出的分配角度看,这部分称之为储蓄,从产出的使用角度看,这部分称之为投资(特别是存货被规定为一种投资)。

如果你愿意说出(或规定)自己的一种从两个角度看同一样东西的方式,你也就得到了自己的一个恒等式。这里的关键是:经济学家为什么非要选择从"使用""分配"两个角度去看待产出。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0966-2-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 经济学 sungmoo 国民经济核算 回答问题 经济学 产品 流量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5 精彩帖子
可不可以。 + 1 + 1 + 1 精彩帖子
王志成2010 + 100 + 30 + 3 + 3 + 3 奖励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35  学术水平 + 4  热心指数 + 4  信用等级 + 4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ybwang1989 发表于 2010-11-12 01:33: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例子
我今年种地获得了10吨的大米,共值10万元人民币。我自己吃了1吨,卖掉了9吨。
某企业主A,他顾了一些工人,生产出了1座厂房,两台设备共值30万元人民币,并将这些产品全部出售给企业主B,获得了30元的收入,支付工人工资7万元后,企业主A获得23万元。
工人用这7万元工资买了我的7吨大米吃,剩下的2吨被企业主A2万元买了吃。

一年下来国民收入怎么核算呢。

从生产角度看:
一年共生产了40万元的产品(GDP=40万元),其中大米生产了10万元,厂房与机器设备共生产了30万元。

从收入角度看:
我生产大米,收入10万,其中消费1万,储蓄9万。
工人收入7万,其中消费7万,储蓄0
企业主A收入23万,其中消费2万,储蓄21
企业主B收入0,其中消费0,储蓄0
这个经济体一共收入40万,其中消费一共10万,储蓄一共30万。


从支出角度看:
我支出1万,其中消费1万,投资0
工人支出7万,其中消费1万,投资0
企业主A支出2万,其中消费2万,投资0
企业主B支出30万,其中消费0,投资30
这个经济体一共支出40万,其中消费10万,投资30

从财富分配来看
工人这一年没有一点储蓄,没有财富占有。
我生产的大米10吨都被消费了,但我储蓄了9万元
企业主A利润收入23万元,吃了2万元,还有储蓄21万元呢。

从产出的使用来看:

这些产出(指实物),一部分被各种人消费了(粮食被消费了),一部分成为投资(30万资产被企业主B拥有)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0966-1-1.html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做IT

使用道具

藤椅
ybwang1989 发表于 2010-11-12 01:37: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例子二(国民经济不均衡):
假设第0年,经济体生产了1000斤大米,而人们消费(食用)只需要600斤大米,人们维持或扩大生产只需要200斤大米,这样,经济中就有200斤大米是"非自愿存货增加"
核算时计作:消费600斤,投资400斤,储蓄400斤。
而均衡分析时,意愿投资200斤,非自愿存货增加200斤,储蓄400斤。本年经济是不均衡的,通常表作"意愿投资〈意愿储蓄"。于是下一年经济体的产出有减少的意愿(生产出来的一部分产品用不了,也无作它用)。
假设第1年,人们想消费800斤大米,人们维持或扩大生产需要200斤大米,但经济体只生产了800斤大米,人们把去年剩下的200斤大米用于维持或扩大生产,这样,经济中就有200斤大米是"非自愿存货减少"。核算时计作:消费800斤,投资0斤,储蓄0斤。而均衡分析时,意愿投资200斤,非自愿存货增加-200斤,储蓄0斤。本年经济仍是不均衡的,通常表作"意愿投资〉意愿储蓄"。于是下一年经济体的产出有增加的意愿。
这里有几点:
1)国民经济核算无论是否采用""为单位(""也只是一种核算单位),它想表现的都是实体生产;
2)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投资或储蓄(当然也包括消费)都对应本年本国生产的产品(非本国非本年生产的产品不算);
3)均衡收入分析中的各项仍是实体项,不是货币项。
4"货币存款"这类东西,如果代表了本国往年的产出,就不能计入本国的消费或投资。
5)核算恒等式并不能保证宏观经济均衡,如果有非自愿存货增加,核算恒等式仍成立,但此时经济不均衡。
6)宏观经济学在做均衡分析时,并没有武断地假设意愿投资恒等于意愿储蓄,相反,它要说的是,两者相等经济才均衡。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采用"IS"这样的说法,因为该说法实际上很模糊:模糊主要来自于"储蓄"一词。
"存货增加",从支出角度看,它属于投资(这时不妨称之为"存货投资"。注意:"存货"是存量;"存货增加"是流量,而"投资""储蓄"都是流量);从收入角度看,它属于(企业的)储蓄。但存货增加只是企业储蓄的一部分,并不能与"企业的储蓄"对等。
宏观经济是否均衡,就看"实际存货投资量与计划存货投资量是否相等"就足够了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233996&page=2



再论国民收入核算等式与国民经济均衡

Y=C+I+G的两个含义。
1。作为国民收入的核算式,是会计恒等式。也就是说,从事后的核算看,一国的总产出Y(也是总收入)按照支出的用途,总是被分为消费,投资,政 府购买三部分(封闭经济)。因为是事后,所以这里的消费,投资,政 府购买都是实际消费,实际投资和实际政 府购买。该等式是由国民收入的定义决定的,无条件成立。
2。作为宏观经济的均衡等式。其中Y是总产出(总供给),C是计划消费,I是计划投资,G是计划的**购买。而C+I+G就是总需求。一般说来,由于人们的理性,计划消费等于实际消费,计划政 府购买等于实际政 府购买,但没有什么能保证计划投资也等于实际投资。换句话说,家庭不会有非意愿消费,政 府不会有非意愿购买,但企业却往往有非意愿的存货投资,使得计划投资往往不等于实际投资。所以,也没有什么能保证宏观经济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也就是说,Y=C+I+G作为均衡等式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即企业不存在非意愿存货。
例如,假设企业产出Y=100,打算卖出90,留下10作为计划存货。但是实际上C=50G=10,那么就有40未卖出,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扣除10的计划存货,还有30是企业的非意愿存货。那么从事后国民收入的核算看
Y100=C50+I40+G10)。
但从考虑宏观经济是否均衡的角度看,
Y100)〉C50+I10+G10
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宏观经济不均衡。由于有非意愿存货,企业下一阶段的产量会减少,因此产出100不是均衡的国民产出。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做IT

使用道具

板凳
ybwang1989 发表于 2010-11-12 01:42: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如何使用呢?


如果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除了用于折旧、非政 府部门最终消费、非政 府部门投资、政 府部门最终消费、政 府部门投资以外,还有剩余产品,怎么办?

一种方法是,把这部分剩余产品出口--外贸部门最终消费。


如果出口以后,仍有剩余产品,怎么办?这部分"卖不出去"的剩余产品,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要计入"存货增加",它算投资的一种,也就是说,核算中"卖不出去"的最终产品被计入投资(从而收入核算恒等式总成立)。虽然计入投资,但这部分"卖不出去"的最终产品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不合意、不符计划),它们的存在,表明了国民经济不均衡:给人"供大于求"的感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储蓄〉投资"、"总供给〉总需求"。


如果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不足以用于折旧、非政 府部门最终消费、非政 府部门投资、政 府部门最终消费、政 府部门投资、出口等等,怎么办?


一种办法是,"出口转内销"--减少外贸部门最终消费、增加本国部门使用。


如果,即使把本来用于出口的最终产品全部转为国内使用,仍是"不够用",又不想减少本国其他部门的使用量,怎么办?这时,就要动用存货。


每年企业都有自己的"存货增加"计划,即每年企业都会计划把一部分最终产品当作存货(这种行为被划定为投资)。当产品"卖得旺"、"不够用"时,企业就不能按计划增加自己的存货,或者说,要把本来用于增加存货的那部分最终产品卖出去,即"存货增加"出现了意外地减少。这种减少,给人以"供不应求"的感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投资〉储蓄","总需求〉总供给"。


从核算上说,可以这样理解。


本年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总使用=y=c+i+g+x=c+d+k+j+Δ+g+x


其中,c是本国非政 府部门最终使用,i是本国非政 府部门投资,x是外贸部门最终使用,g是本国政 府部门使用(包括最终使用、净投资、折旧);d是本国非政 府部门折旧,j是本国非政 府部门计划的存货增加,Δ是存货增加的非计划量,k是本国非政 府部门普通净投资(即i中扣掉d、j、Δ后的部分,i=d+j+Δ+k)。


于是,Δ=y-(c+i+g+x)=y-(c+d+k+j+g+x)


其中,"c+d+k+j+g+x"就是人们常说的"计划总需求",y就是人们常说的"总供给"。


显然,


如果y〉c+d+k+j+g+x,Δ〉0,存货增加会发生意外的增加(想卖但没卖出的那部分最终产品),总供给〉计划总需求,下一年企业会减少生产。


如果y〈c+d+k+j+g+x,Δ〈0,存货增加会发生意外的减少,总供给〈计划总需求,下一年企业会增加生产。


核算中"投资"计入的总是i=d+j+k+Δ,而计划投资只是d+j+k。国民经济在某年是否均衡,就看Δ是否等于0。


如果人们对"储蓄"一词没有共识,最好不要去谈"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其实也没有必要谈,因为(即使借用储蓄与投资的说法)本质上看,一国宏观经济是否均衡,就看"存货增加"是否发生意外变化。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244648&page=1



一个问题

最近又在说经济过热,央行加息,利率提高了,可以抑制投资和经济过热,可以减少投资,但是利率提高了,储蓄增加了,宏观经济学里不是说储蓄和投资是相等的嘛,这样的话,储蓄增加了是不是又意味着投资也增加了呢。


解答

首先请注意:宏观经济学中说的储蓄=投资这里说的储蓄和投资见上边的分析,储蓄并不是说银行里的存款量。


然后,就银行的存款量来说:

    在斯蒂伯格茨的经济学中提到存款量对实际利率不敏感其原因是实际利率有一个收入效应会导致较少的存款量同时还有一个替代效应会导致更多的存款量最终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相互抵消,具体谁大谁小还得看偏好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27476-1-1.html



有句话我始终不懂

货币储蓄恒等于实物储蓄(注意这里的货币储蓄不但包括银行储蓄还包括公众持有的货币的增量),但是货币投资不等于实物投资,虽然实物投资恒等于实物储蓄,但是货币投资可以不等于货币储蓄,也可以不等于实物投资

已有 2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日新少年 + 5 精彩帖子
105655748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做IT

使用道具

报纸
ybwang1989 发表于 2010-11-14 03:00: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ybwang1989
这个帖子只是想做一下测试,马上就删掉。
少壮不努力,老大做IT

使用道具

地板
nklittlebrother 发表于 2010-11-15 10:41: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这看的是哪本书里的内容?

使用道具

7
天天需要你 发表于 2010-11-15 14:57: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感觉有很大的受益,

使用道具

8
2009116226 发表于 2010-11-15 23:36: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受益匪浅,谢谢了,楼主,希望能看到续集

使用道具

9
yuexidc 发表于 2010-11-18 17:33: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真是爱思考的人。我学到这块的时候糊里糊涂的按照银行存款来理解就过去了。。。惭愧啊。
可是不这样也没办法啊。。。那么多地方都似懂非懂,也没发查或者问啊。。。。

使用道具

10
success2011 发表于 2010-11-18 19:46: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南开考博好像有道题目,说凯恩斯里的“储蓄=投资” 与宏观经济学里国民收入核算里的“储蓄=投资”有什么区别?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4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