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作洽谈 关于我们
首页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2003年正式获批开办本科教育,2007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始终坚守创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学校秉持“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校训和“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校风,坚持“根植红河,服务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具有区域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十四五”期间学校提出实施“全面振兴师范教育,建设全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标杆院校”两轮驱动战略。学校是云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高校、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学校、云南省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高校联盟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高校,2016年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项目,并获得1亿元项目建设经费。
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校以来为云南培养了4.6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成”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深入实施本科应用型内涵建设,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主动面向社会、面向产业、面向行业开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先后与地方政府、知名企业共建成立紫陶学院、红河-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建水紫陶文创产业-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立项建设。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批教育部、云南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各1项。2020年1月以来获批和立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72项、省级19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省级62项;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项17项、省级51项;学校本科学生年终就业率稳中有升,均在94%以上。
积极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学校以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紧扣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以及省州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对外开放、中华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三个领域构建学科群。学校现有省级一流立项建设学科2个,省级专业硕士学位培育建设点3个。现有45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冶金工程专业获批省级新兴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持续提升,达到全国平均办学水平(C类)专业30个,占比67%。
支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聚集。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红河学院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红河学院临聘、短聘、准聘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构建灵活高效、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全面支撑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在编教职工中,专任教师占比为84.6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27.78%,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为80.3%;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46%。现有享受“国贴”专家2人、省委联系专家4人、“省突”专家4人、“省贴”专家7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专项1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专项1人;“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业人才1人、教学名师3人、文化名家2人、青年人才14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9人,94名教师成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教师10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81人。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研平台为支撑,加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努力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家民委研究中心2个,云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团队2个、智库1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9人。
以“国门大学”新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学校以“国门大学”新理念为牵引,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国门大学”建设成功写入云南省和红河州“十四五”规划。目前,学校建设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署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斯里兰卡兰比尼孔子课堂、孟加拉国山度.玛丽亚姆-红河孔子课堂共3个国际中文教育项目;获批“2021年亚洲合作资金项目”1项,面向GMS五国语种实现专业全覆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门大学’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项目”荣获第八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6月越南语专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越南太原大学合作开展境外办学项目,开创了云南高校境外本科办学的先河,学校顺利通过留学生教学管理第三方评估。2016-2022年,累计招收留学生达到1150多人;搭建了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中越文体交流三个中越合作交流平台。
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学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建设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红河流域乐舞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推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红河州委、州政府、州政协、州委组织部、云南省委网信办、红河边境管理支队等合作共建了红河州边疆财政经济研究中心、参政议政智库、红河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边疆党建研究所、云南省正能量网络文化传播实训基地、红河州边境管理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边疆治理、边疆党建、边疆民族社会工作、边境社区社会工作等研究,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与蒙自市、屏边县、金平县等县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深度合作,与蒙自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红河学院附属学校落地运行;与科大讯飞共建人工智能工程中心和研究院;为金平县126所中小学6万余名师生提供图书阅读服务被光明日报刊发报道。
为进一步巩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出了建设具有区域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并通过《红河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明确了实施路径。一年多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落实,学校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取得了全面、扎实、有效的成绩,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申报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红河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神圣;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我们满怀豪情与信心。全校师生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担当作为、奋勇争先,为在新征程上开启建设国门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导师在线
预约指引 就学客服
联系客服 客服微信

成为导师前,请先验证手机号×

手机号

验证码